文章中心 -> IT传闻

文章正文

陈春花是绿盟小编的老师,在此转帖表示敬意
2015-02-04 陈春花 春暖花开


记得很长一段时间,对我最快乐的日子,便是可以收到朋友的信,之后一个人在灯下慢慢的品味,曾暗暗赞叹:一盏灯、一杯水、一封信是人生之大乐!但是随着新技术的出现,展纸点墨的悠闲已不复存在,那瞬间的点击,连接了所有的时间与空间的概念,独独缺少的是多次回味的感悟……所以即便是微博出现,我还是固守写信的习惯,希望能够沉淀自己的想法,获得真正的交流和回馈,保留属于自己的思考空间。直到有一天,发现别人在用“陈春花教授”开设微博时,我忽然明白,这个时代,你不去与别人沟通,别人会“帮”你沟通。也许在某些地方我仍固执和保守,依然确信写信仍是我的喜爱。但是知道自己需要融入时代,才可与变化共舞,这是我开启微信公众号的缘由。


记得是张晓风的散文,记得那散文的名字叫《两岸》。开篇的第一句话是:“我们总是聚少离多,如两岸”。在此刻竟然想到这句话,觉得很美、很深的比喻,两岸意味着中间流淌着一条莽莽苍苍的河,意味着这是两岸自己的选择。很想这个微小的空间如同这条莽莽苍苍的河,看到微信的你和我,如两岸,“芦草会分给两岸相同的青翠,轻风同样会给我们相似的清凉”。分属两岸的你我交汇于流动与不息,交汇于自由与自然,虽聚少离多,但每一次相聚,希望总会有相知。


因为名字的缘故,我喜欢春天,喜欢春暖花开的感觉,恰巧今天是2015年立春之日,一早起来看到学生们发来的问候,远在悉尼的正在上课的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学生们用接龙的方式,在微信中让“春暖花开”延展开来。我并不需要满园春色,也不需要半枝红杏,一片嫩白,就是一块明矾,倒影在水中,便是一池的爱意溢淌而出了。一部《诗经》是从一条荇菜参差水鸟合唱的水湄开始的,真的不能够想象,没有水,没有草,没有花,没有古典的爱情,怎么会有生活的意义。所以一直以为,一切都是顺势而为,哪怕遇到逆境,也可逆来顺受,单纯地,按照自然和内心去做即可,春到浓时花自开。


 


春让周遭一点点变化开来,风、云、花、草、土地和大树,每一个内在的生命都开始勃勃生发,这一切是春的特质也是生命的特质,也让我去体味变化所代表的内涵。知道能融合于变化才是真正的境界,我决定改变自己,而改变的标识就是现在呈献给大家的这个空间。很希望这个空间让你我,闲看白云游荡,空旷中有踏蹄声声,伴着草香和灿灿的花;让你我,安于多变的世事,于每一天的琐碎中,能接近安然,接近本心。

内心期盼,这个空间可以,让一切自然地流淌,让你我有个交汇的地方,让两岸能够独立而傲然地耸立,因河流更显卓然。


转载请注明:转自“春暖花开”

文章来自绿盟(xDowns.com)转载请注明来路。



上一篇文章:今日头条分享发布微信朋友圈! []

相关文章

相关软件